非藥物和非手術治療對於非特異性下背痛可能有哪些好處和危害?

非藥物和非手術治療對於非特異性下背痛可能有哪些好處和危害?

關鍵訊息

治療急性下背痛(疼痛持續時間少於 6 週)

• 與建議臥床休息相比,維持活動可能有助於減輕疼痛並改善功能。

治療亞急性下背痛(疼痛持續 6 至 12 週)

• 與常規治療相比,多專科治療可能更能減輕疼痛。
• 與安慰劑(「偽」或「虛擬」治療,旨在模仿實際治療,但缺乏有效成分或預期的治療效果)相比,脊椎矯正可能不會改善功能。

治療慢性下背痛(疼痛持續時間超過 12 週)

• 與安慰劑和無治療/常規護理相比,針灸可能有助於減輕疼痛並改善功能。
• 與安慰劑和無治療/常規護理相比,運動治療可能有助於減輕疼痛並改善功能。
• 與假性牽引相比,牽引可能無法減輕疼痛。
• 與常規治療相比,多專科治療可能更能減輕疼痛並改善功能。
• 心理療法可能會減輕疼痛,但與常規治療相比對功能沒有影響。

什麼是下背痛,應如何治療?

下背痛是一種常見的健康狀況,可能導致殘疾和生活品質低落。對於大多數下背痛病例,其疼痛原因不明,被描述為「非特異性」下背痛。對於不同持續時間的下背痛患者,有多種非藥物和非手術治療方法:急性(疼痛持續時間少於 6 週)、亞急性(疼痛持續時間為 6 至 12 週)和慢性(疼痛持續時間超過 12 週)。有必要向醫療專業人員和病人提供有關非藥物和非手術治療的好處或益處和安全性的易於獲取的高品質信息,以便更好地治療下背痛。

我們想知道什麼?

我們希望總結考科藍文獻回顧中關於非藥物和非手術治療針對成人非特異性下背痛的效果和安全性的證據。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發現了 31 篇評論,納入644 項研究,共有 97,183 名參與者。該研究調查了 27 種不同類型的下背痛治療方法的效果。

我們發現了什麼?

對於患有急性/亞急性下背痛的人,我們發現,相較於建議臥床休息,保持活動可能在短期內(即長達 3 個月)減輕疼痛。我們發現多專科治療可能可以減輕長期疼痛(即 12 個月或更長)。脊椎矯正可能無法在短期內改善功能。

對於患有慢性下背痛的人,我們發現針灸、運動和心理療法可能在短期和中期(即 3 至 12 個月)減輕疼痛。針灸和運動也可能在短期和中期改善功能。多專科治療可能在短期和中期內減輕疼痛並改善功能。牽引可能不會在短期內減輕疼痛。

我們對其他非藥物和非手術介入治療下背痛的效果信心較低。

非藥物和非手術介入可能不會引起嚴重不良(即不必要的、有害的)事件。

本研究證據有哪些限制?

我們降低了對證據的信心,因為我們認為 38% 的文獻沒有採用最嚴格的方法。近四分之三的文獻是在 2020 年之前發表的,這表示其中的證據可能相對過時。有必要依照建議的指引去更新這些考科藍文獻回顧。

由於證據品質問題,我們仍然不確定臨床實踐中常用於治療下背痛的許多非藥物和非手術治療方法的好處或益處或風險。我們鼓勵醫療保健專業人士、病人和資助下背痛研究的組織,使用此概述為下背痛治療做出明智的決定。

證據的最新更新日期為何?

本概述更新至 2023 年 4 月。然而,三分之一(31 篇中的 10 篇)的文獻已超過 15 年,這表示其中的證據更加過時。

翻譯紀錄:

翻譯者:張宇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Cochrane Hong Kong)【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 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