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問題者的醫病共享決策介入措施

mental health

醫病共享決策或常規照護介入:何者更適合用於心理健康問題者?

甚麼是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有很多種。它們通常以綜合思想、知覺、情緒、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異常為特徵。而患者能夠獲得可提供治療與社會支持的健康照護與社會服務是關鍵。

我們想知道什麼?

醫病共享決策是一種能讓消費者 (患者或/及其照護者) 與專業人員 (臨床醫師) 雙方都被認同能在決策過程中提供同等重要的經驗與專業知識之方法。在這種方法之下,雙方共同制定治療建議與進行決策。

而這種方法在行為健康領域被認為是較廣的復原運動和以人為本運動的其中一部份。而其核心也包括專注於復原與個人協同專業人士、照護者、同儕、與家人共同對症狀的理解和管理。

有時候,它也包含影片、書籍或線上工具等「決策輔具」, 提供治療相關資訊、不同選項之間的益處與風險相關資訊,與發掘能夠反映出甚麼對當事人才是最重要的決策方法。醫病共享決策的過程通常還可能涉及由非指導性的第三者進行決策指導,並提供決策支持,希望能幫助患者準備好在與醫療從業者會面時進行討論和決策。

我們想要探討有心理健康問題者參與醫病共享決策是否優於常規照護,以改善:

·臨床效果,如精神病症、憂鬱、焦慮與再入院的情形。

·是否參與決策,或參與決策的程度。

我們亦想要探討醫病共享決策是否與任何 (有害的) 副作用相關。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了檢測有心理健康問題者參與醫病共享決策與常規照護介入做比較的研究。我們對於研究的結果進行比較和總結,並且基於研究的方法和大小等因子進行證據信心的評比。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尋獲 15 項研究, 共納入 3,141 名成人參與, 分別來自七個國家:德國、義大利、日本、沙烏地阿拉伯、荷蘭、英國與美國。

照護環境包括基層醫療機構、社區心理健康服務、身心科門診服務、專科門診服務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門診、司法精神科服務等) 和療養院病房。

所研究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失智症、物質使用疾患和多重臨床症狀,包括人格障礙。照護提供者包括家庭護理人員、臨床醫師、個案管理師、護理師、藥師和病友。其中三項研究使用了跨領域團隊合作。

當有心理健康問題者接受醫病共享決策介入時,我們並不知道他們的臨床表現是否改變。當參與程度以其他方式測量或在諮詢後某個時間點測量時,他們可能覺得相較於接受常規照護者,他們參與決策過程的程度更多,儘管我們對於這點並不確定。

相較於接受常規照護者,採用這種方法可能在接受訊息的某些方面有較高滿意度。

我們發現,儘管醫病共享決策經常被認為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其相較於常規照護的諮詢時長差異其實微乎其微。

我們無法確定醫病共享決策對於臨床效果 (康復、照顧者滿意度、醫療專業人員滿意度、知識、治療/藥物持續性、照顧者的參與、與醫療專業人員的關係、住院天數或可能的副作用) 是否造成改變。

此領域仍需更深入的研究。還需要更長期的追蹤,以更好地確定醫病共享決策對以下方面的影響:對生活品質的看法;對危機、住院或兩者的頻率和嚴重程度的影響;生活、工作、住宿和整體健康等關鍵功能的穩定性;以及對決策的滿意度。

本篇文獻回顧更新至 2020 年 1 月。

翻譯紀錄:

田汇鋆 (國立台灣大學)【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