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與研究團隊


由左至右:侯文萱、譚家偉、黃采薇、陳可欣、郭耿南、邱亞文、官怡君、陳杰峰、羅爾維

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的成立係植基於臺灣過去十年來致力系統性文獻回顧研究、推廣實證照護、導入考科藍圖書館及摘要翻譯等各界努力的成果。最開始的接觸是由 2003 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實證醫學與臨床指引的推展計畫,2005 年在科技部 (當時的國科會) 經費支持下,國衛院集中採購考科藍圖書館 (Cochrane Library) 並在區域及地區教學醫院做推廣使用,同時搭配進行實證照護的工作坊及翻譯考科藍文獻回顧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 的研究摘要,同一時間,衛福部也指示國衛院針對國人重要健康議題發展實證臨床診療指引。
2007 年台灣實證醫學學會成立,開始有系統地推廣及開發實證照護技能的培訓課程,更多次邀請新加坡考科藍分中心的 Edwin Chan 主任來臺舉辦深入系統性文獻回顧實作課程。2011年,北醫實證醫學中心成立,在北醫及衛福部計畫經費的持續支持下,考科藍圖書館的推廣繼續於部所屬醫院推廣。

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成立之前,因受到國際客觀環境的限制,臺灣係先於 2007 年開始以結合新加玻、香港、日本、韓國等國組成東亞考科藍聯盟 (East Asia Cochrane Alliance, EACA) 的方式參與考科藍組織的活動,同時也積極繼續向國際考科藍組織 (The Cochrane) 遊說爭取成立臺灣分中心的機會,終於在 2014 年,藉國際實證健康照護學會在臺北舉辦年會的時機,成功邀請考科藍組織執行長訪台,並促成在隔年 2015 年正式成立考科藍臺灣官方組織。

我們的成果

  • 臺灣自2007籌組考科藍非正式組織-東亞考科藍聯盟,並每年召開聯盟會議,協同東亞各國推展系統性文獻回顧研究。
  • 臺灣多次名列全球考科藍圖書館使用前十名內的國家,並多次蟬聯非英語系國家中的最高使用國家。
  • 在國衛院及北醫的持續努力下,臺灣已翻譯大約 3800 多篇考科藍文獻回顧的摘要及簡明摘要 (Plain Language Summary)。
  • 目前臺灣有大約50位考科藍文獻回顧的作者,發表考科藍文獻回顧或完成題目註冊已超過20篇。
  • 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翻譯志工354位。

我們的組織架構

organization structure

我們的研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