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Taiwan Review Translations

在臨床局部性前列腺癌手術中,我們該進行後方組織重建型 RALP 或是標準型 RALP 呢?

3 years 5 months ago
在臨床局部性前列腺癌手術中,我們該進行後方組織重建型 RALP 或是標準型 RALP 呢? 文獻回顧問題 對於使用機器人裝置輔助手術切除前列腺 (稱為機械輔助攝護腺切除術,RALP) 的男性前列腺癌病人,將尿道後方的組織進行連結 (所謂的後方組織重建) 相較於未連結這些組織的手術型式 (標準型 RALP ),結果如何? 研究背景 泌尿科醫師經常會使用機器人輔助之前列腺切除術,治療罹患前列腺癌的男性病人。多數男性病人在術後一段時間會有漏尿的問題。這個問題稱為尿失禁,大多數男性病人通常在手術後 6 到 12 個月會改善。然而,這段期間的尿失禁將帶給病人許多麻煩。 研究特點 我們納入八項研究,而其中的男性病患是隨機被決定接受後方組織重建型 RALP 或是標準型 RALP 。這些研究共包含 1,085 位男性病患,平均年齡介於 60 到 67 歲。這些男性病患的平均前列腺特定抗原 (PSA) 值為 8.15 ng/mL。較高的 PSA 值可能意味前列腺癌病情較為嚴重。 主要結果 我們發現與標準型 RALP 相比,後方組織重建型 RALP 在取出導尿管一週後可能會有較好的控尿狀況 (儘管也有可能沒有比較好),但在術後 3 個月或 12 個月後可能幾乎沒有差異。後方組織重建型 RALP 相較於標準手術方式來說,防止嚴重不良反應的效果可能差異很小或沒有差異。對於陽性手術切除邊緣來說,兩種手術方...
Checked
7 hours 34 minutes ago
Search on cochrane.org for:
Subscribe to Latest Taiwan Review Translation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