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資訊
- 在患有癌症(實質固態瘤)的成人中,用於預防帶狀皰疹的疫苗可以降低帶狀皰疹的發生,但會增加不良反應,例如注射部位的疼痛或紅腫。
- 我們不清楚接種流感疫苗對全死因死亡、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與嚴重不良反應的影響。未測量流感發生率。
- COVID-19 疫苗可能降低 COVID-19 發生率,但可能增加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 需要進一步研究。
為什麼需要預防成人癌症病人感染?
成人癌症病人經常因其基礎疾病或導致免疫抑制的治療而出現感染作為併發症。部分感染可透過接種疫苗來預防。
疫苗如何發揮作用?
接種疫苗主要目的是預防感染。患有實質固態瘤的成人病人由於免疫功能改變,對接種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與健康群體有所不同。然而,實質固態瘤病人的免疫抑制(免疫系統效能降低)可能因自身潛在疾病和治療類型而有所差異。
我們想要了解什麼?
我們想了解疫苗對實質固態瘤(非血癌)成人病人(≥ 18歲)預防傳染病感染的效果。我們關注:
- 病人接種疫苗後感染的發生率;
- 病人的死因;
- 病人的生活品質;
- 病人的不良反應(任何程度);
- 病人的嚴重不良反應,例如:危及生命、住院、肢體受損或死亡;
- 病人注射部位的反應,例如疼痛或紅腫;
- 全身性(即影響整個身體)反應,如發燒、頭痛或疲倦。
本研究如何進行?
本研究搜尋並比較接種各種傳染病(例如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侵襲性 b 型
嗜血桿菌
感染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B 型肝炎、破傷風、小兒麻痺症、白喉、流感、帶狀皰疹和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疫苗與接種安慰劑(偽治療)或未接種疫苗對實質固態瘤成人病人的影響。我們納入了隨機及非隨機研究。總結各研究結果並評估研究證據品質。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發現 10 項研究(五項隨機研究和五項非隨機研究),共 81,823 名成人癌症病人參與,並評估預防帶狀皰疹、流感或 COVID-19 感染的疫苗。
我們並未發現接種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侵襲性 b 型
嗜血桿菌
感染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B型肝炎、破傷風、小兒麻痺症、白喉疫苗與接種安慰劑或未接種疫苗進行比較的研究。
以下我們呈現隨機研究的結果。非隨機研究的結果放在完整的文獻回顧。
主要研究結果對於實質固態瘤的成人病人,接種帶狀皰疹疫苗與接種安慰劑或未接種疫苗相比:
- 接種最後一劑後,降低 29.4 個月內帶狀皰疹發生率(1 項研究,涉及 2,678 名成人病人);
- 接種最後一劑後,對 28 天內全死因死亡可能幾乎或完全沒有影響(2 項研究,涉及 2,744 名成人病人);
- 接種最後一劑後,對 30 天內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與嚴重不良反應幾乎沒有影響(3 項研究,涉及 2,976 名成人病人);
- 接種最後一劑後,注射部位的疼痛或紅腫情形增加,但對 30 天內全身性不良反應可能幾乎或完全沒有影響(3 項研究,涉及 2,966 名成人病人)。
我們沒有發現有關生活品質的資訊。
對於實質固態瘤的成人病人,接種流感疫苗與接種安慰劑或未接種疫苗相比:
- 我們不確定手術前接種流感疫苗,對術後 15 天內全死因死亡的影響(1 項研究,66 名成年人)。
- 我們不確定手術前接種流感疫苗,對術後 15 天內不良反應(不同程度)與嚴重不良反應的影響(1 項研究,涉及 75 名成人病人)。
我們沒有發現有關流感發病率、生活品質、注射部位疼痛、紅腫或全身性不良反應的資訊。
對於實質固態瘤的成人病人,接種 COVID-19 疫苗與接種安慰劑或未接種疫苗相比:
-
對未曾感染 COVID-19 的成人病人,可能降低在接種第二劑後六個月內 COVID-19 的發生率(1 項研究,涉及 2,100 名成人病人);
- 可能增加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 項研究,涉及 2,328 名成人病人);
- 對嚴重不良反應可能幾乎或完全沒有影響(1 項研究,涉及 2,328 名成人病人)。
我們沒有發現有關全死因死亡率、生活品質、注射部位疼痛、紅腫或全身性不良反應的資料。
本文獻證據的侷限性有哪些?
我們沒有找到所有傳染病的相關研究。我們對發現的證據品質評定等級從高至極低,主要是研究本身存在的問題,例如可能存在偏差風險與結果不精確。非隨機研究大多有問題,無法提供可靠的證據。這些文獻並未記載我們關注的所有內容,包括病人生活品質。
證據最後的更新日期為何?
本文獻證據乃基於 2024 年 12 月文獻搜尋的結果。
Hirsch C, Zorger A-M, Baumann M, Park YS, Bröckelmann PJ, Mellinghoff S, Monsef I, Skoetz N, Kreuzberger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