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Taiwan Review Translations

影像式喉頭鏡用於成人呼吸道插管比起傳統直視型工具是否成效較佳,以及是否會造成不良反應?

3 years 1 month ago
影像式喉頭鏡用於成人呼吸道插管比起傳統直視型工具是否成效較佳,以及是否會造成不良反應? 關鍵訊息 喉頭鏡是一種協助醫療人員將塑膠呼吸管置入氣管的儀器,以幫助有呼吸問題的人。攝影機可連接到喉頭鏡上。我們認為影像式喉頭鏡比起傳統式喉頭鏡更能成功插管。 何謂插管? 重病及接受全身麻醉手術者可能需要輔助呼吸。通過訓練的醫療人員可將一個塑膠軟管置入個案的氣管,稱之為插管。如此可以維持呼吸道暢通以幫助個案呼吸。 何謂喉頭鏡? 插管時,醫療人員需要將舌頭和口腔內軟組織移開,才能看到聲帶並進行插管,因此需要喉頭鏡。然而有時並不容易看到聲帶,例如當個案頸部活動受限時。困難插管則會導致併發症,包括低血氧、甚至死亡。 此篇文獻回顧,我們檢視兩種類型的喉頭鏡,Macintosh 傳統式喉頭鏡以及影像式喉頭鏡。Macintosh 傳統式喉頭鏡是一種彎曲型金屬或是塑性葉片,連接一個握把,可用於插管時將舌頭和軟組織頂住。影像式喉頭鏡則是利用影像技術讓醫療人員可以藉由鏡頭看到插管的過程中管路的位置。常見的影像式喉頭鏡主要有三種:Macintosh 型葉片 (類似傳統喉頭鏡)、大角度葉片 (比其他喉頭鏡更彎曲)、通道式葉片 (有一個溝槽可引導呼吸管)。 何謂喉鏡檢查? 喉鏡檢查是一種醫療措施,藉由喉頭鏡檢查喉部並協助將呼吸管置入氣管,使病患在麻醉時、或有呼吸問題時用以保護呼吸道。〝傳統型喉頭鏡〞需要能直接看到聲帶...

腿部和手臂骨折且合併有開放性傷口的治療時機

3 years 1 month ago
腿部和手臂骨折且合併有開放性傷口的治療時機 重點資訊 我們還不確定不同的治療時間(抗生素、傷口清潔以及是否在一次或多次手術中完成所有手術)是否會影響人們從長骨開放性骨折中恢復的程度。我們發現的研究很少,而且它們沒有提供可靠的證據。 什麼是開放性骨折? 有些骨折會合併周圍出現開放性的皮膚傷口,這些被稱為開放性骨折,最常見於高衝擊的傷害,例如道路交通事故或從高處墜落。在這篇回顧中,我們主要針對長骨開放性骨折(大腿、脛骨、小腿、上臂和前臂)的治療。這些骨折可能是非常嚴重的傷害。由於開放性傷口,病人面臨著嚴重的感染風險。“深部感染” (deep infection) 涉及骨骼,需要進一步手術;它可能會威脅肢體並影響長期恢復。 有哪些治療方法? - 抗生素 (抗感染):可早(受傷後一小時內)或晚使用;可以短時間給予(直到傷口透過手術閉合)或長時間給予。 - 清創:透過手術去除傷口內部的任何污垢、異物或死亡和受損組織,這可以在早期(受傷後 12 小時內)或之後進行。 - 其他治療還包括固定骨骼和關閉傷口的手術(這可能涉及從身體身體區域移植皮膚或肌肉,以覆蓋傷口)。所有階段(清創、固定骨頭、關閉傷口)都可以在一次手術或多次手術中完成。如果這需要多次手術才完成,傷口可能會提前(受傷後 72 小時內)或延後閉合。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了有骨折和開放性皮膚傷口的成年人並有接受一種或多種這些治療的...

為住在療養院的失智症患者提供逐步(基於演算法)的疼痛管理

3 years 1 month ago
為住在療養院的失智症患者提供逐步(基於演算法)的疼痛管理 本篇文獻回顧的目的為何? 我們對於護理人員如何最好地管理住在療養院內失智症患者的疼痛感到有興趣。疼痛管理包括疼痛測量並在必要時提供疼痛治療。我們的目的是了解護士管理疼痛的逐步指引(一種演算法)是否可以減輕疼痛或可能表明某人處於困境中的行為(如打人、大吼大叫或徘徊)。 本篇文獻回顧的研究內容為何? 在療養院中患有失智症的人經常會感到疼痛。然而,當他們感到疼痛時,並非總是告訴護理人員,因此很難識別,而且我們知道在療養院中患有失智症的居民,接受止痛藥的治療比沒有失智症的人少。未經治療的疼痛會對幸福感和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也可能是發生挑戰行為(例如攻擊性)的原因之一。對護理人員使用詳細的逐步指導(在本文獻中稱為演算法)旨在改善疼痛管理。演算法從結構化的疼痛評估開始,然後制定不同的治療步驟,可以是非藥物治療或藥物治療以減輕疼痛。如果檢測到疼痛,則應用第一步中描述的治療。如果這種治療不能減輕疼痛,則應用下一步的治療,依此類推。 納入於文獻中的研究 在 2021 年 6 月,我們搜索了基於使用演算法研究疼痛管理的試驗。我們找到 3 項研究,共有 808 名受試者。其中兩項研究將基於演算法的疼痛管理與對護理人員的疼痛和失智教育進行了比較,一項研究將基於算法的疼痛管理與常規護理進行了比較。 在三項研究中,參與者失智的嚴重程度以及疼痛度不同。一...

抗癲癇藥物單方療法(單一種藥物)治療癲癇

3 years 1 month ago
抗癲癇藥物單方療法(單一種藥物)治療癲癇 背景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疾病,其反復發作是由於大腦異常放電所致。我們在這篇文獻中研究了兩種類型的癲癇發作:從大腦的一個區域開始的局部型癲癇,以及同時在兩個大腦半球開始的全身型僵直-陣攣性癲癇。 對於大約 70% 的癲癇患者而言,癲癇發作可以得到控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癲癇發作可以透過單一的抗癲癇藥物得到控制。目前在英國的國家健康暨社會照顧卓越研究院 (NICE),針對成人和兒童患者,建議將 carbamazepine 或 lamotrigine 藥物作為新診斷為局部型癲癇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而針對新診斷為全身型僵直-陣攣性癲癇來說,sodium valproate 則較為合適。然而,仍有一系列其他抗癲癇藥物可供選擇。 對於新確診為癲癇的病患而言,第一項抗癲癇藥物的選擇非常重要,並且應該考慮到該藥物在控制癲癇發作的有效性以及它們是否與副作用有關的高品質證據。將適用於不同癲癇發作類型的藥物相互比較也很重要。 回顧方法 本文獻感興趣的抗癲癇藥物為 carbamazepine、phenytoin、sodium valproate、 phenobarbitone、oxcarbazepine、lamotrigine、gabapentin、topiramate, levetiracetam、zonisamide、eslicarbazepine ac...

在沒有附加條件的情況下向中、低收入國家的人們給予現金補助會帶來更好的健康和其他生活改善嗎?

3 years 1 month ago
在沒有附加條件的情況下向中、低收入國家的人們給予現金補助會帶來更好的健康和其他生活改善嗎? 文獻回顧問題 在一些中、低收入國家 (LMICs) 中,政府和其他組織有時會向窮困或弱勢群體(例如老年人或孤兒)提供資金,而不要求他們做任何特別的事情來獲得資金(“無條件現金補助”)。在其他計劃中,人們只有在進行必要的行為時才能收到這筆錢,例如使用醫療服務或送孩子上學(“有條件的現金補助”)。本文獻回顧旨在了解與不接受無條件現金補助、接受較小的無條件現金補助或接受有條件現金補助相比,接受無條件現金補助是否會改善人們對醫療服務的使用和他們的實際健康狀況,並評估無條件現金補助對決定健康和醫療保健支出的日常生活條件之影響,例如上學、擁有家畜、工作或極度貧困。 研究背景 無條件現金補助是一種針對收入的社會保護介入措施。目前尚不清楚無條件現金補助相較於有條件補助是否更有效、更無效或是同等有效。我們回顧了關於無條件現金補助對中低收入國家兒童和成人的衛生服務使用和健康結果影響的證據。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納入了中、低收入國家所有年齡人群無條件現金補助的實驗性和選定的非實驗性研究。我們納入的研究比較了接受無條件現金補助和未接受補助的人,也尋找了一些檢視衛生服務使用和健康結果的研究。 我們在非洲、美洲和東南亞發現了 34 項研究(25 項實驗性研究和 9 項非實驗性研究),共有 1,140,385 名參與...

前列腺動脈栓塞用於治療男性前列腺肥大患者的下泌尿道症狀

3 years 1 month ago
前列腺動脈栓塞用於治療男性前列腺肥大患者的下泌尿道症狀 文獻回顧問題 對於因前列腺肥大而引起症狀的男性,使用減少流向前列腺血流量的手術(稱為前列腺動脈栓塞術) 會有什麼效果? 背景 前列腺肥大可能會導致排尿困難,例如尿流速微弱或經常需要在白天或晚上排尿,這可以透過藥物或不同類型的手術治療。一種主要的手術類型稱為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這需要通過陰莖進入尿道並去除前列腺組織。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是另一種治療方式,通過阻止血液流向前列腺而達到作用。我們進行這項研究是為了比較前列腺動脈栓塞術與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和其他用於前列腺肥大男性的手術之效果。 研究特點 我們發現八篇研究皆是比較前列腺動脈栓塞術與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在八篇研究中,有六篇研究是所謂的隨機試驗,隨機分配人們屬於哪一組。另外兩篇研究中,由病人自己和他們的醫生共同決定。我們還納入了一項將前列腺動脈栓塞術與假手術(讓男性相信他們已經接受了治療,但實際上他們沒有接受治療)進行比較的研究。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將前列腺動脈栓塞術與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以外的其他治療方法進行比較。 主要研究結果 前列腺動脈栓塞術與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的比較 根據長達 24 個月的追蹤,前列腺動脈栓塞術和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在幫助緩解症狀方面可能同樣有效。男性的生活品質也可能同樣得到改善。但我們不確定兩者主要不良反應之差異。前列腺動脈栓塞術可能會增加因同一問題而再次...

導絲或顯影劑:哪種更適合預防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後之胰臟炎?

3 years 1 month ago
導絲或顯影劑:哪種更適合預防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後之胰臟炎? 重點資訊 • 內視鏡逆行性胰膽管攝影 (ERCP) 是透過內視鏡檢查和 X 光來診斷和治療膽管和胰管問題。與傳統使用導管將顯影劑注入膽管的傳統方法相比,使用導絲進入膽管可能可以降低 ERCP 術後併發胰臟炎 (post-ERCP pancreatitis,PEP) 的風險,也可能會提高進入膽管的成功率。 • 該領域未來的研究應側重於導絲技術的效果以及其他降低 PEP 風險的選擇(例如,直腸給予抗發炎藥、置放胰管引流管)。 什麼是 ERCP 術後胰臟炎 (PEP)? ERCP 是結合內視鏡檢查(使用稱為內視鏡的醫療器械進入人體進行檢查)和 X 光來診斷及治療膽管和胰管(輔助消化過程的構造)的問題。在患者處於鎮靜狀態下,內視鏡通過食道(氣管)進入小腸,也就是膽管和胰管(十二指腸乳突) 開口所在的位置。導管通過內視鏡和乳突插入膽管,將顯影劑注入膽管,並使用 X 光攝影尋找膽結石或阻塞。然而,ERCP 的主要風險是由於顯影劑或導管對胰管的刺激而發生胰臟炎(胰臟發炎),這在術後有 5% 至 10% 的發生風險。這可能是自限性和輕微的症狀,但也可能嚴重到需要住院治療。很少的機會下,它有可能會危及生命。也有很小的機會會併發出血或在腸壁穿孔的情形。 我們想知道些什麼? 在 ERCP 時我們有兩種方式能進入膽管。傳統方法(顯影劑)是...

抗生素用於預防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手術的術後感染

3 years 1 month ago
抗生素用於預防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手術的術後感染 本文獻回顧探討之問題 接受失禁手術的壓力性尿失禁女性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是否安全有效? 研究背景 壓力性尿失禁 (SUI) 被定義為當腹部壓力突然增加時,例如在咳嗽、打噴嚏或大笑時,尿液不受控制地漏出。失禁手術是 SUI 的一種治療方法。有兩種類型的手術:開放式手術,例如陰道懸吊術(腹部切口,在尿道兩側的陰道內縫合,尿液從膀胱中排出的管子),或侵入性較小的手術,例如腹腔鏡陰道懸吊術(使用小切口插入縫線)、吊帶手術(使用膠帶或網狀物在尿道周圍形成吊帶,將其提升到正常位置並附著在腹壁上),或注射填充劑(例如膠原蛋白)進入膀胱頸。手術部位或泌尿道感染是所有失禁手術後的常見併發症。預防型抗生素具有預防術後傷口感染的潛力,但支持性證據仍然有限。 這篇文獻的更新情況如何? 我們搜索了截至 2021 年 3 月 18 日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接受正在測試的治療)和準 RCT(正在測試一種治療,但並非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接受它)。 研究特點 我們納入了三項研究(在七份報告中),共涉及 390 名女性,她們接受了兩種不同失禁手術中的其中一種,並接受了三種不同劑量的抗生素(cefazolin)、安慰劑或不治療中的其中一項。試驗中的樣本量為 26 至 305 名女性。沒有一項納入的研究清楚地表明結果評估的時間安排。女性的平均年齡為 45...

職能治療應用在中風後產生認知功能障礙的個案

3 years 1 month ago
職能治療應用在中風後產生認知功能障礙的個案 本篇文獻回顧的目的為何? 本篇 Cochrane 回顧的目的,為了解職能治療是否能改善中風後個案在日常活動和認知的功能表現。認知是大腦進行訊息處理的過程,如思考、專注於看到或聽到的事物、學習、記憶和解決問題。Cochrane 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了所有相關的研究以回答問題,並納入 24 篇研究。 重點資訊 對於中風後有認知問題的個案,在職能治療當下和六個月後治療,可能對個人進行自我照顧部分的日常生活活動,如淋浴和穿衣的能力,幾乎沒有顯著影響。職能治療介入當下後,可能會提高中風個案對一般訊息處理能力和找尋方面的專注力。職能治療亦可能會略微改善記憶力和靈活思考的能力。 然而證據等級的品質顯示著我們的發現大多是偏低的確定性,需要更多精心設計的研究來測試中風後認知功能障礙的職能治療介入。 本文獻回顧研究了什麼? 認知問題為中風後常見症狀,並且會影響一個人進行自我照顧部分的日常生活活動,如穿衣、餵食和淋浴,以及家庭或社區活動(如家務或雜貨店購物)的能力。 個案在中風後,可以選擇在醫院、復健中心或在家中接受一系列治療。職能治療也是其中一項。職能治療師協助中風後有認知問題的個案,幫助他們盡可能獨立。他們透過教導個案適應或彌補問題的方法、以訓練活動來強化認知(如記憶力訓練),或使用這些方法的組合來達到提升認知。 本文獻回顧的主要結果為何? 本文獻回顧的作...

益生菌用於治療兒童的慢性便秘

3 years 1 month ago
益生菌用於治療兒童的慢性便秘 本篇文獻回顧的目的為何? 本篇 Cochrane 回顧的目的為確認在無其他身體因素(physical explanation)的情況下,使用益生菌是否可治療兒童(0 至 18 歲)的慢性便秘。 我們分析了 14 篇研究資料來回答這個問題。 重點資訊 在沒有其他身體因素的情況下,給予治療慢性便秘的兒童使用益生菌與安慰劑,比較其排便頻率,但我們無法得出結論。故兩組之間的治療成功率可能並無差異。 將益生菌加瀉藥和單獨使用瀉藥進行比較時,排便頻率或治療成功率可能沒有差異。 在比較益生菌和氧化鎂(軟便劑)的排便頻率或治療成功率時,我們無法得出結論。 與安慰劑相比,使用共生元製品治療的兒童排便頻率可能更高。 比較參與者使用益生菌製品與安慰劑時,因不良事件而退出研究的狀況,兩者可能沒有差異。 由於退出研究的人數較少,我們無法對其他比較項目的安全性做出結論。 本篇文獻回顧的研究內容為何? 兒童經常受到長期的便秘之苦,當找不到潛在的身體原因時,我們便稱之為「功能性便秘」。 有人建議使用益生菌搭配共生元製品,可能有助於改善這些兒童的症狀。益生菌是含有活菌的製品,被認為對消化系統有益。共生元內也包括幫助這些益生菌生長的食物來源成分。 對於這些介入的成效與否,或者如何最有效地使用這些製品,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 本篇文獻回顧的主要結果為何? 我們搜尋隨機對照試驗(使用隨機方法...

針對愛滋病毒陰性或感染狀況未知的成人,詢問症狀或進行胸部 X 光以篩檢肺結核,其準確度為何?

3 years 2 months ago
針對愛滋病毒陰性或感染狀況未知的成人,詢問症狀或進行胸部 X 光以篩檢肺結核,其準確度為何? 為什麼改善肺結核篩檢很重要? 在結核病很常見的環境進行系統性篩檢,為早期發現結核病的建議策略。篩檢有助識別罹患結核病機率較高的人,以利其後續接受確認試驗。結核分枝桿菌為結核病的致病菌,以下檢測能進一步確認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的情況。詢問結核病症狀(例如咳嗽、咳血、發燒和疲勞)和進行胸部 X 光(CXR)檢視肺部異常,為常用的篩檢方法。結核病可用抗生素治療,因此若是早期發現,便有機會降低死亡率和發病率,並降低結核病傳播,提高就醫公平性。 罹患肺結核(感染肺的結核病)卻沒有識別出來(即偽陰性結果),可能會導致治療延遲和進一步傳播。反之,偽陽性的篩檢結果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確認試驗,加重個人和公共衛生系統的負擔。 了解篩檢呈偽陽性和偽陰性結果的機率,也就是準確度,有助於選擇篩檢方法。 本篇文獻回顧的目的為何? 了解愛滋病毒陰性或感染狀況未知的成人,若以詢問症狀和 CXR 作為篩檢肺結核的方法,其準確度為何。 本篇文獻回顧的研究內容為何? 我們研究了三種症狀問題的準確度:(i)咳嗽兩週以上、(ii)任何咳嗽時長、(iii)任何結核病症狀。針對 CXR,我們研究陽性結果的兩種定義:(i)任何 CXR 檢查出有肺部異常和(ii)CXR 檢查出的肺部異常疑為結核病所致。檢查結果由受過放射培訓的工作人員解釋。...

口服右旋葡萄糖凝膠治療血糖過低的新生兒

3 years 2 months ago
口服右旋葡萄糖凝膠治療血糖過低的新生兒 文獻回顧問題 對於出現血糖低(低血糖症)的新生兒,口服糖凝膠(口服右旋葡萄糖凝膠)是否比不治療或其他積極治療更有效地改正低血糖水平和減少長期神經發育障礙? 研究背景 新生兒的低血糖水平(低血糖症)很常見,並且經常發生在某些高危險人群(高血糖水平(糖尿病)母親的嬰兒、早產兒、小嬰兒和大嬰兒)中。血糖低的嬰兒在兒童發展後期出現發育問題的風險更高。為處理這種情況,一般來說會使用積極治療,經常使用配方奶或進入新生兒加護病房接受靜脈輸液,導致與母親暫時分離。用於口腔內的糖凝膠,對於低血糖嬰兒的初始護理是一種簡單且低成本的選擇。我們探討口服葡萄糖,在改正新生兒低血糖水平和減少其對神經發育的長期影響方面,是否比不治療或其他積極治療更有效。 研究特點 兩項在高收入國家進行的研究,共涉及 312 名嬰兒,評估了使用口服葡萄糖凝膠逆轉低血糖水平。研究人員將口服葡萄糖凝膠塗抹在其中 157 名嬰兒的臉頰內側,另 155 名嬰兒則塗抹安慰劑凝膠或不使用凝膠,然後正常餵食。 主要結果 結果顯示,口服葡萄糖凝膠可能會改正個別低血糖水平的發作,並可能略微降低兩歲或兩歲以上嚴重殘疾的風險;然而,證據是不確定的。證據不足以表明口服葡萄糖凝膠是否能減少對其他治療的需求。與安慰劑凝膠相比,口服葡萄糖凝膠可能會減少母嬰分離,也可能增加出院後純母乳餵養的機會。在進行給予嬰兒口服葡萄...

維生素 A 補充劑用於預防 6 個月至 5 歲兒童的疾病與死亡

3 years 2 months ago
維生素 A 補充劑用於預防 6 個月至 5 歲兒童的疾病與死亡 背景 維生素 A 缺乏症 (VAD) 是中低收入國家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影響了 1.9 億 5 歲以下兒童。維生素 A 缺乏使得兒童對一些健康問題的風險增加,包含呼吸道疾病、腹瀉、麻疹、視力問題,且可能導致死亡。先前的研究指出,對於有維生素 A 缺乏風險的 6 個月至 5 歲兒童給予合成的維生素 A 補充劑 (VAS),可以降低其對死亡及其他疾病之風險。本文獻回顧為先前發表之更新版本。 文獻回顧問題 本文獻回顧要評估,使用合成的維生素 A 對比安慰劑,或是對 6 個月至 5 歲兒童不提供介入措施其預防疾病與死亡的效果。 回顧方法 我們在不同的資料庫中同時搜尋已發表及未發表的醫學研究結果。文獻搜索更新至 2021 年 3 月。我們只搜索隨機對照試驗 (RCTs) (即研究的受試者被隨機地分配到 1 種或多種治療);此方法在研究文獻中被認為是試驗性研究中最好的形式。我們用數學方法結合這些結果,來獲得維生素 A 補充劑對疾病和死亡的效果評估。 研究特點 本次更新沒有發現新的研究。本篇文獻回顧包含了 47 篇隨機對照試驗,受試者有 1,223,856 位兒童。這些研究在 19 個國家進行。30項研究(63%)在亞洲,其中 16 項在印度、8 項 (17%) 在非洲、拉丁美洲有 7 項(15%),而澳洲有 2 項(4%)。大約...

胰腺排泄管與小腸第二部分的連接是否比其他重建方法更能减少胰液從胰腺滲漏到腹部組織?

3 years 2 months ago
胰腺排泄管與小腸第二部分的連接是否比其他重建方法更能减少胰液從胰腺滲漏到腹部組織? 重點資訊 -我們不知道與內陷式胰空腸造口術(胰腺插入小腸第二部分)相比,胰管黏膜空腸吻合術(將胰腺排泄管連接到小腸第二部分)是否能减少術後胰瘺(胰液從胰腺洩漏到腹部組織)。 -我們不知道改良胰管黏膜吻合術是否優於、等同於或劣於傳統胰管黏膜吻合術。 -未來的研究應該使用適當的方法來提高我們對證據的信心。 什麼是術後胰瘺? 胰腺是位於上腹後方的消化腺;它對血糖的控制很重要。胰腺癌或炎症的標準外科治療是通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為切除部分胰頭和附近的腸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包括重新連接胰腺和小腸的第二部分(一種被稱為胰空腸吻合術的術式),能使含有消化酶的胰液進入消化系統。術後胰瘺發生在重新連接不能正常癒合時,造成胰液從胰腺洩漏到腹部組織。術後胰瘺是一種會延緩術後恢復的併發症,此情形通常需要進一步治療以確保完全癒合。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減少術後胰瘺? 接受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患者重新連接胰腺和小腸第二部分的方法包括以下: -胰管黏膜空腸吻合術 -胰空腸內陷吻合術 -結合式胰空腸造口術(捆綁胰腺和小腸的第二部分)。 胰管黏膜空腸吻合術是一種全世界常用的方法,用來减少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後胰瘺。然而,胰管黏膜空腸吻合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不確定。 我們想知道什麼? 我們想找出胰管黏膜空腸吻合術是否能優於任何其他類型的胰空腸吻...

使用外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濕疹患者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3 years 2 months ago
使用外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濕疹患者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關鍵訊息 - 通常,較強效的外用皮質類固醇(用於皮膚的類固醇乳膏)可能比較弱的製劑更有效。每天使用一次強效類固醇乳膏可能與每天兩次一樣有效,且每周連續兩天使用類固醇乳膏可能可以防止濕疹突發。 - 大約三分之一的研究試圖尋找病患有無皮膚變薄,但病例非常少。這使得我們很難判斷策略之間的差異,儘管有更多的案例使用較強效的類固醇乳膏。 - 我們需要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對不良反應進行品質更好的研究,但間歇性使用類固醇乳膏可能會減少不良反應。 什麼是濕疹,如何治療?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持久的疾病,會導致皮膚出現發炎、乾燥、發癢的區塊,嚴重程度不等;目前無法治愈,因此治療旨在控制症狀(發炎和搔癢)。治療的首選是潤膚劑(保濕劑)結合減輕發炎的治療,通常是類固醇乳膏。 我們想知道些什麼? 類固醇乳膏可以應用不同的方式治療濕疹,人們常常對要使用哪些藥膏、使用頻率和使用方法感到困惑。我們想調查使用類固醇乳膏不同方式(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它們是否會導致不良反應。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總結了來自測試在成人和兒童中使用類固醇乳膏不同方法的研究證據。我們根據醫師 / 研究人員或參與者評估濕疹嚴重程度的變化以及皮膚變薄(皮膚可能更容易瘀傷和撕裂)等不良反應來評斷治療策略。我們對這些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和總結,並根據研究方法和規模等因子進行證據可信度評估。 我們發現了什麼...

定點照護檢驗用於檢測在醫療機構就診之高愛滋病毒載量者

3 years 2 months ago
定點照護檢驗用於檢測在醫療機構就診之高愛滋病毒載量者 為什麼提升對高 HIV 病毒負載量之診斷如此重要呢? 它有助於對正在接受抗反轉錄病毒治療 (ART) 之愛滋病毒感染者 (PLHIV) 的病毒量進行監測。高病毒量表示藥物未能抑制病毒,此種情形視為反轉錄病毒治療失敗,有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快速診斷測試可於接近病人處 (定點照護) 快速檢出 HIV 病毒含量,這可提高獲得 ART 早期變化的機會。 本篇文獻回顧的目的為何? 確認定點照護 (POC) 檢驗用於檢測在醫療機構就診之愛滋病毒感染者,其 HIV 病毒量的準確性。 本文獻回顧的研究內容為何? 用於檢出病毒載量的定點照護檢驗與中央實驗室檢驗之結果 (參照檢測) 相比較。無論是在那個醫療機構進行檢測,所有關於病毒負載量的測試都被我們納入在 POC 平臺。 本篇文獻回顧之主要結果為何? 14 篇研究完成了 20 項評估並涉及 8,659 位參與者,其比較了分子 POC 檢驗在臨床上建議的陽性閾值≥ 1000 copies/mL 下診斷高病毒量的情況。 本次文獻回顧的優勢和侷限性是什麼? 此文獻納入了足夠的研究,其受試者均針對來自 HIV/AIDS 照護中心或醫療機構的 PLHIV 患者,但是仍不清楚所有參與者是否都有接受 ART。此外,並非納入的測試都是真的在病人身邊進行 POC 檢驗:納入的研究有一半 (n=10) 是在病人附近...

吸入型皮質類固醇用於治療中度 COVID-19 患者有效嗎?

3 years 2 months ago
吸入型皮質類固醇用於治療中度 COVID-19 患者有效嗎? 關鍵資訊 評估藉由口腔給予吸入型皮質類固醇(抗發炎藥)用於治療 2019 冠狀病毒(COVID-19)。 我們找到了三項針對輕度疾病患者的已發表研究。吸入型皮質類固醇可能降低人們就醫或死亡(入院後或入院前死亡)的風險。吸入型皮質類固醇也許會減少人們出現 COVID-19 輕症的天數,還可能在第 14 天時增加 COVID-19 症狀的消退。它們對任何死因的影響,也許只有很小或没有差異,我們也没有足以了解是否會造成嚴重傷害的證據。 我們沒有與無症狀或中至重度 COVID-19 患者有關的數據。 我們發現 10 項正在進行以及 4 項已經完成但尚未發表的研究。我們會在研究結果發表後更新回顧的內容。 吸入型皮質類固醇是什麼? 吸入型皮質類固醇是一種透過吸入器吸入下呼吸道,以減輕肺部發炎的藥物。它們通常用來治療氣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統的疾病。長期使用和不正確地使用吸入器的技術,可能會導致一種稱為鵝口瘡的口腔感染、聲音的改變與肺部感染風險增加等副作用。良好的吸入器使用技術意味著不會有藥物留存在口腔和喉嚨裡。 為什麼吸入型皮質類固醇有可能治療 COVID-19? COVID-19 主要的影響部位是肺臟和呼吸道。當免疫系统對抗病毒時,就會引起肺臟和呼吸道發炎。這種發炎會導致呼吸困難,使肺部無法輕易地把氧氣輸入血液並從血液中排除...

住宿照顧的自然環境設計以提升年長者的生活品質

3 years 2 months ago
住宿照顧的自然環境設計以提升年長者的生活品質 本文獻的目的是什麼? 全世界的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失智症患者也愈來愈多。因此有人提出,改善居住區域設計可以提高受照護年長者的生活品質、情緒和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這篇考科藍文獻的目的是檢視年長者住宿環境設計改變所帶來的效果,進而確立其對居民生活品質的影響。文獻作者們收集並分析了所有相關研究以回答這些問題,共發現 20 項研究。 關鍵訊息 我們不確定年長者住宿環境設計改變對住民生活品質有甚麼影響,因為需要更多高品質的研究才能定奪。 本篇文獻回顧的研究內容為何? 此文獻研究提到的年長者住宿照顧的自然環境設計變化,指的是居民生活環境上的任何變化,目的在於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這些可能是大規模或小規模的變化。大規模的改變可以是住宿照顧的設計改變,例如從目前所使用的區域式設計改變為住戶人數較少的家庭式設計。小規模的變化可能涉及翻新居住區或改變居住區的單個部分,例如照明。我們納入了比較年長者居家照護環境不同大小規模設計變化的研究,或將設計變化與目前使用的居住區設計進行比較,並檢視設計變化對居民的生活品質、行為和日常生活活動的影響之相關研究。生活品質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大多數定義包括了一個人對其生活上多方面的期望,例如生理、心理和情緒健康、社交活動和生活狀況。 此研究的主要結果為何? 文獻作者們發現了在 9 個不同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義大...

抗凝劑能預防 COVID-19 住院病患出現血栓嗎?

3 years 2 months ago
抗凝劑能預防 COVID-19 住院病患出現血栓嗎? 關鍵資訊 - 對於 COVID-19 住院病患而言,與低劑量抗凝血劑相比,高劑量抗凝血劑對死亡率的影響很小或沒有差異,但可能會增加輕微出血機率。而相較於未給予抗凝血劑,給予抗凝血劑可能會降低死亡率。 - 新的研究非常有可能不會改變有關不同劑量的抗凝血劑,對死亡率和輕微出血影響的證據,但仍需進行高品質的研究以分析「額外呼吸支持的需求」、「使用抗凝血劑與否」、「比較不同種類的抗凝血劑」及「延長使用抗凝血劑」。 什麼是 COVID-19? COVID-19 通常會影響肺部和呼吸道,然而除了呼吸系統的問題外,約有 16% 的 COVID-19 住院病患心血管會出現問題,導致動、靜脈血管及肺部產生血栓。在加護病房,有近一半的 COVID-19 重症病患有動、靜脈血栓。 什麼是抗凝血劑(俗稱:血液稀釋劑 (blood thinners))? 抗凝血劑是能預防有害血栓(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形成的藥物,但是,它們也可能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如:出血⋯等。一些指引建議,當 COVID-19 病患一住院時,就應該要給予抗凝血劑以預防血栓形成,而不是等到血栓形成了,再考慮使用抗凝血劑治療。 我們想了解什麼? 我們想知道與未接受治療或接受安慰劑治療(相同但沒有活性成分的治療)的人相比,提供 COVID-19 住院病患...

分娩過程中所進行的常規陰道檢查

3 years 2 months ago
分娩過程中所進行的常規陰道檢查 本文獻探討的議題為何? 本篇 Cochrane 文獻的目的為了解常規陰道檢查對於女性是否為有效並合適的作法,並將其與其他評估分娩進展的方法進行比較。 此議題的重要性為何? 通常,為確保生產可以如期順利、並確認是否有對產婦或胎兒造成傷害可能的異常跡象,分娩過程會在完全監控的情況下進行。常規陰道檢查(定期進行)是目前最常見、被用於評估分娩情況的作法,透過陰道檢查,我們可以得知產婦子宮頸的擴張程度及胎兒位置等資訊。過度延遲的分娩可能是潛在問題的徵兆,為加快分娩速度和生產 (催生),通常需要透過其他干預措施的輔助。然而,緩慢的分娩也可能是分娩過程中的正常變化,最新的研究證據顯示,若當下母親及胎兒的狀態均良好,不應僅使用分娩時間或子宮頸擴張指數來判斷分娩是否進行順利。 其他用來評估分娩狀況的方法包括:使用超音波、觀察母親的行為、表現,以及身體外部的發展跡象,例如隨著分娩的進行,在孕婦的臀部之間所形成的一條紫色的線。但是,這些方法並非標準作法。真正有效的分娩評估方法仍尚未確立。 陰道檢查可能會使人感到不舒服、痛苦和焦慮。如果將緩慢卻正常的分娩誤診為異常,這可能會導致生產過程遭受不必要的干預措施,例如催生或剖腹產。由於干預措施可能會造成心理及身體的傷害,使得部分女性可能不願接受這樣的輔助。無論何種方式,誤診分娩情況對於產婦的身體及心理都會構成極其嚴重的衝擊。因此...
Checked
20 hours 14 minutes ago
Search on cochrane.org for:
Subscribe to Latest Taiwan Review Translation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