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Taiwan Review Translations

免疫球蛋白用於治療川崎氏症

2 years 3 months ago
免疫球蛋白用於治療川崎氏症 關鍵訊息 對患有川崎氏症的兒童而言,高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 治療: • 與阿斯匹靈、中等或低劑量 IVIG 相比,很可能減少冠狀動脈形成異常的風險。 • 沒有明顯的安全問題。 • 很可能減少發燒的持續時間,但與阿斯匹靈相比,在額外治療的需求方面幾乎沒有差異。 • 與中等或低劑量 IVIG 相比,有可能減少發燒的持續時間和額外治療的需要。 為甚麼這個問題很重要? 川崎氏症是一種導致血管腫脹和發炎的疾病。症狀包括高溫(發燒)、嘴唇乾裂、草莓狀的舌頭(紅腫、凹凸不平的舌頭)、眼睛發紅、出疹、手腳紅腫或脫皮,和腫脹的頸部腺體。它最常見於年幼兒童。向心臟供血的血管(冠狀動脈)腫脹和發炎是該病最嚴重的併發症,可引起冠狀動脈異常。這些異常會導致後天性心臟病,有時甚至會導致死亡。及時診斷和治療可預防這些併發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阿斯匹靈是治療川崎氏症的主要藥物。這些藥物的不同組合、劑量或時間(方案)均可治療患者。重要的是我們想知道哪些治療方法和方案在預防心臟併發症方面最安全和最有效。 我們做了甚麼? 我們檢索了比較用 IVIG 或另一種藥物治療川崎氏症的隨機對照試驗(一種將參與者隨機分配到兩個或多個治療組中的研究)。我們找到 31 項研究,共有 4,609 名參與者。這些研究將 IVIG 與阿斯匹靈、另一種 IVIG 方案、infliximab 或 ...

手術或非外科手術治療:哪個對膝蓋骨脫位的病人比較好呢?

2 years 3 months ago
手術或非外科手術治療:哪個對膝蓋骨脫位的病人比較好呢? 重點摘要 我們還沒找到品質夠好的證據去證明對於膝蓋骨脫位的病人而言,手術或非外科手術治療何種較好。 需要高品質的研究來比較這些治療措施。 什麼是膝蓋骨脫位呢? 膝蓋骨是位在膝蓋前方如透鏡狀的一塊骨頭。當膝蓋骨完全移出膝蓋處大腿骨的凹槽時,就會發生脫位,這通常出現在年輕、身體活躍的人身上,當他們將雙腳固定在地上的同時又扭轉彎曲的膝蓋就容易發生脫位。脫位的原因可能與膝骨的異常形狀、臀部或膝蓋周圍的肌肉無力或膝蓋外側軟組織的緊繃有關。 膝蓋骨脫位後,有些人會完全康復。但有些人可能會反覆脫位、或膝蓋骨不穩定、或兩者同時出現。他們也可能會出現持續性疼痛或功能受限的情形。 如何治療膝蓋骨脫位呢? 當膝蓋骨脫位時,膝蓋周圍的軟組織就會受傷。病人需要接受治療,以幫助膝蓋恢復到完全健康的狀態。這可能包括將膝蓋固定在適當位置(透過穿戴一種支架或繃帶)、運動、徒手治療(例如物理治療)和貼扎膝蓋周圍區域等方法去治療。然而,有一些醫生建議如果病人進行手術可能會有更好的結果。手術可用於:修復或重建將膝蓋骨固定在凹槽中的受傷韌帶和肌肉、重塑凹槽,或改變膝蓋骨與脛骨的連接位置以防止其再次脫位。 我們想知道什麼? 我們想知道手術還是非手術治療更能夠預防再次發生膝蓋骨脫位並恢復膝關節的功能。我們還研究了治療的任何不良反應、人們對治療的滿意度、膝關節不穩定的症狀...

預測未經誘發之癲癇發作後的第二次癲癇發作

2 years 4 months ago
預測未經誘發之癲癇發作後的第二次癲癇發作 為什麼要進行這次文獻回顧? 單次未經誘發的癲癇發作相當普遍,據估計,到 85 歲時,多達 3% 至 4% 的人口會出現一次。這意味著大約每 25 人中就有 1 人在一生中有過癲癇發作。因此,提供準確的預後數據至關重要,這樣醫生才能可靠地告知人們下一次癲癇發作的風險,以及預測癲癇復發和癲癇發展的因素。 本回顧的目的是什麼? 本篇文獻回顧結論主要目的是向出現單次癲癇發作的患者、其家人和照顧他們的醫生,提供更進一步及準確有關未經誘發的癲癇發作和癲癇發展風險資訊。 而另一個目的是向出現單次癲癇發作的患者、其家人和照顧他們的醫生,進一步提供更準確與未經誘發的癲癇發作後過早死亡風險的相關資訊。 關鍵訊息 儘管本文獻回顧中所包含的研究設計具相當大的差異,但我們能夠提供有關在 6 個月、12 個月和 24 個月時癲癇再次發作的風險資訊。 本篇回顧的研究內容為何? 我們檢索了具可靠設計的相關研究,這些研究報告了在第一次未經誘發的癲癇發作後,第二次癲癇發作的人數。我們總共找到了 58 篇研究,其中包括了 12,160 位受試者。26 項研究僅涉及兒童、16 項研究僅涉及成人,其餘 16 項研究包含了兒童和成人。受試者會被進行至少六個月的隨訪,至少包括 30 人。 本篇文獻回顧的主要結果為何? 我們收集了 6 個月、12 個月和 24 個月時報告的第二次癲癇發...

藥物文獻回顧對於住院成人有什麼益處與風險?

2 years 4 months ago
藥物文獻回顧對於住院成人有什麼益處與風險? 關鍵訊息 對住院病人進行藥物回顧可能降低再住院,但可能對於死亡率幾乎沒有影響。 什麼是藥物文獻回顧? 藥物文獻回顧是由醫療專業人員所執行的一種結構化介入,為了將個人藥物使用最佳化以及改善健康結果。 我們想知道甚麼? 藥物文獻回顧是否改善了成人住院病患的健康。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檢索了將藥物文獻回顧與常規護理進行比較的試驗,或對住院成人進行兩種或更多種藥物回顧的試驗。我們比較並且摘要臨床試驗研究的結果,也對證據程度進行評分。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發現對住院成人病患進行藥物文獻回顧可能可以降低再住院,且可能可以減少病人造訪急診。然而,藥物文獻回顧可能對於避免死亡幾乎沒有效果,且並不清楚其對於病人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是否有所成效。 這些證據受到什麼侷限? 大多數的臨床試驗研究包含了老年病人,且服用多品項的藥物,如此我們可能無法推論結果到其他類型的病人。 這項數據的更新日期為何? 我們搜尋了 2022 年 1 月以前的電子資料庫以及其他臨床試驗研究。 翻譯紀錄:  翻譯者:劉威志 Michael Wei-Chih LIU,Ph.D.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高雄醫學大學臨床藥學研究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現職於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Email: liuweichih.tw@gmail.com。【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

黑色素瘤 (皮膚癌之一) 的前輔助性治療 (手術移除腫瘤前的藥物治療) 有何益處及風險?

2 years 4 months ago
黑色素瘤 (皮膚癌之一) 的前輔助性治療 (手術移除腫瘤前的藥物治療) 有何益處及風險? 我們想了解甚麼? 皮膚黑色素瘤是一種極具侵襲性的皮膚癌。若直到晚期才發現,通常是致命的。早期治療或許能透過手術移除腫瘤,並提高長期存活率。前輔助性治療為手術前的藥物治療,目的為縮小腫瘤體積,使腫瘤更容易被手術切除,減少術中併發症,也降低癌症擴散的風險。現今已開發出的新型藥物,如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都可有效使用於前輔助性治療。 我們想探討針對第三期和第四期皮膚黑色素瘤,前輔助性治療是否能幫助患者活得更久,並且比較前輔助性治療及常規治療造成的不良反應。 我們做了甚麼? 我們在醫學文獻中搜尋了比較黑色素瘤某些特定治療方法的隨機對照試驗,治療的方法包括: - 標靶治療— 如 dabrafenib (泰伏樂) 和 trametinib (麥欣霓)。 - 免疫療法— 如 ipilimumab (益伏) 和 nivolumab (保疾伏)。 - 化學治療— 如 dacarbazine (達卡巴仁) 和 temozolomide (帝盟多)。 - 外用局部治療— 如 imiquimod (樂得美)。 - 放射治療。 我們同時探討了單一藥物及多種藥物結合的治療,敘述、比較這些研究的結果,並討論不同研究之間的差異性。 我們發現了甚麼? 我們選出八篇隨機對照試驗,共有 402 位成年受試者。大多數的患者為第三期,...

對接受血管手術者進行短時間人為四肢血流阻斷,是否會減少死亡和器官損傷?

2 years 4 months ago
對接受血管手術者進行短時間人為四肢血流阻斷,是否會減少死亡和器官損傷? 重點資訊 • 我們發現,在手術前用壓脈帶進行短時間的肢體血流阻斷(遠程缺血預適應,RIPC),可能不會降低接受血管手術者(例如:修復動脈狹窄或腫脹的手術)的死亡、器官損傷、住院時間或手術時間。 • 需要更大規模、設計良好且結果以患者為主(如:生活品質)的研究,以更好地評估 RIPC 對於接受血管手術者的好處和潛在傷害。 什麼是遠程缺血預適應? 隨著人口老化,越來越多人將罹患血管、或動脈因脂肪沈積而變窄或如氣球般膨脹的疾病。作為嚴重動脈疾病的必要治療策略,血管手術可移除沉積物或修復膨脹的血管,但這會增加死亡和併發症的風險。手術的高風險,主要是因為血管手術過程中血流阻塞和隨即恢復的過程,也稱為 “缺血-再灌注損傷”。已經有許多用來降低手術風險的方法,但效果有限。 器官血流的暫時阻斷(幾分鐘)可以降低該器官的損傷(局部缺血預適應),但可能也可以降低其他器官的損傷(遠程缺血預適應,RIPC)。一般來說,RIPC 是透過頻繁地對綁在手臂或腿的壓脈帶充氣和放氣來執行。作為一種安全簡便的方法,RIPC 的作用已在動物研究中證明可以防止心臟手術的器官損傷。 我們想知道什麼? 我們想了解有做 RIPC,是否比起沒有做 RIPC 更能降低血管手術的死亡和器官損傷,以及 RIPC 本身是否會造成任何傷害。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

出生後六個月內發生的內斜視(眼睛向內偏斜旋轉)的不同治療方法

2 years 4 months ago
出生後六個月內發生的內斜視(眼睛向內偏斜旋轉)的不同治療方法 本文獻回顧之目的為何? 本考科藍文獻回顧之目的為找出針對兒童出生後六個月內所發生的內斜視(眼睛向內偏斜旋轉),是否有任何的治療方式(如手術或非手術)優於另一種治療。這種情況稱為嬰兒內斜視。我們搜尋所有相關的研究來回答此問題,並且找到了兩項研究。 本篇回顧的研究內容為何? 嬰兒內斜視會影響眼睛的視力、雙眼一起使用的能力(雙眼視覺協調能力),對孩子或父母而言也可能是外貌美觀的議題。治療包含手術和非手術治療,以減少眼睛轉動的程度並改善雙眼視力。雙眼視覺協調能力是用雙眼聚焦在一個物體上並且只看到一個圖像的能力。本回顧審視不同的治療方法、及每種治療的時機。 本回顧之主要結果為何? 我們發現了 2 項相關之研究,且研究招募之兒童共 234 名。一項研究來自南非(110 名兒童)。這些兒童接受了手術或肉毒桿菌毒素注射,並且進行六個月後續追蹤。肉毒桿菌毒素是一種少量用於放鬆肌肉(包含眼部肌肉)的毒素。這項研究發現,與肉毒桿菌毒素注射相比,手術可以達到更好的眼球對齊且風險最小。但我們對證據缺乏信心,因為我們只有一項研究,所收案之兒童人數很少,而且該研究並非設計或執行良好之研究。 另一項研究在德國和荷蘭招募了 124 名兒童。它比較了單側(即只有一隻眼睛)和雙側(即雙眼)之手術。他們發現,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手術間之眼睛轉動的程度或有多少兒童...

減少鹽攝入量是否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腎病?

2 years 4 months ago
減少鹽攝入量是否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腎病? 本文探討的議題為何? 有強力的證據表明,攝取過多食鹽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這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因為糖尿病會增加中風、心臟病發作和腎衰竭的風險,而高血壓亦會進一步增加這些風險。減少鹽攝入量有助於降低血壓,從而降低心臟病發作和腎功能惡化的風險。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檢索了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的 Cochrane 腎臟和移植研究登記冊,以查找比較糖尿病患者低鹽攝入量和高鹽攝入量的隨機對照試驗。我們計算了糖尿病患者接受高鹽飲食和接受低鹽飲食時的平均收縮壓(測量的 “最高” 血壓值)和平均舒張壓(測量的 “最低” 血壓值)。我們還研究了接受低鹽飲食的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腎臟損傷的標誌)是否減少。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找到 13 篇試驗,包含超過 313 名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我們發現每天平均攝取 5 克鹽攝入量可降低血壓,收縮壓降低 7 毫米汞柱,舒張壓降低 3 毫米汞柱。我們發現,在報告這一結果的八項研究中,有四項研究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減少了。只有一項研究報告了四分之一的參與者在低鹽飲食下站立時會出現低血壓的副作用。 結論 將食鹽的攝入量降低到 5 克/天或更少,將有助於糖尿病患者,因為其降低的血壓與單一降壓藥物的降壓量相似。 翻譯紀錄:  翻譯者:吳政彥 (奇美醫療財團人奇美醫院, ...

對於低視能者的遠距復健

2 years 4 months ago
對於低視能者的遠距復健 本文獻回顧之目的為何? 這份文獻回顧的目標是評估為低視能者提供遠端視力復健服務(使用遠距復健)的效益。在遠距復健中,視覺復健提供者使用遠距網路而不是在醫療院所對低視能者進行常規照護訓練以改善他們對所剩餘視覺功能的使用。我們著眼於透過問卷評估每種類型的訓練對於視力相關生活品質的變化。我們還對以下視覺功能感興趣,例如閱讀能力,以及對預定訓練療程的遵守情況和滿意程度。 關鍵資訊 鑑於人們對遠距醫療越來越感興趣,認為它可以幫助解決低視能人群在醫療院所照護中所遇到的一些障礙,兩項正在進行的研究一旦完成,可能會幫助我們了解遠距復健是否可以服務於低視能者,以及遠程復健的效果是否與在醫療院所接受照護類似。 本篇文獻回顧的研究內容為何? 低視能是視覺功能減退,它無法被眼鏡、隱形眼鏡或透過其他醫療、手術方式所根治。低視能者通常會發現難以進行日常活動,例如閱讀和駕駛。全世界大約有三億個低視能者。視覺復健是幫助改善低視能者生活品質的一種方式,它通過評估視覺功能、使用適當的視覺輔助器具或設備、提供支持服務以及提供使用放大設備和策略的訓練來充分利用他們剩餘的視覺能力。在醫療院所進行的低視能復健訓練已被證明是有效的;然而,有許多障礙會阻止患者到醫生的診療室就診。當提供額外的訓練時,使用輔具和剩餘視覺能力的效率會提高。科技使透過網路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成為可能,包括遠距復健,這也為患者提供在...

用於酒精使用障礙的貝可芬 (Baclofen)

2 years 4 months ago
用於酒精使用障礙的貝可芬 (Baclofen) 文獻的關鍵訊息 我們審查了關於貝可芬治療酒精使用障礙 (AUD) 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證據,以實現和維持戒酒(停止飲酒)或減少飲酒。 目前的證據表明,它可以幫助患有 AUD 的人保持戒酒,特別是對於已經戒酒的人。與其他藥物的比較結果主要基於一項研究,但我們無法得出結論。 審查主題和目標 AUD 是最普遍的精神疾病之一,會導致特定的身體、情緒、學習和記憶問題,並對整體福祉和健康產生影響。濫用酒精是全球健康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導致 20% 至 30% 的食道(食管)癌、肝病、癲癇(發作)、機動車事故、謀殺和其他故意傷害。 多年來,AUD 的主要治療方法一直是心理社會策略(幫助人們認識到他們需要幫助),但僅使用心理社會治療取得的成功有限。很大一部分 AUD 患者對治療根本沒有反應,而那些有反應的人也不會長期戒酒。貝可芬等藥物可以在治療 AUD 患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文獻回顧方法 我們搜索了隨機對照試驗(將人們隨機分配到兩個或多個治療組或對照組之一的研究)評估貝可芬與安慰劑(無效治療)或其他藥物相比,在減少飲酒或實現和維持戒酒(或兩者)方面的效果。我們匯集了類似的研究,並評估了根據貝可芬的劑量、治療持續時間、飲酒量和治療開始時(即在治療開始時,根據參與者是否戒酒或仍在飲酒,分為戒酒組或未戒酒組),對研究進行劃分之效果。 結果總結 我們發...

治療兒童急性肺炎,維生素 D 是否為有效且安全的抗生素補充劑?

2 years 4 months ago
治療兒童急性肺炎,維生素 D 是否為有效且安全的抗生素補充劑? 什麼是肺炎 (pneumonia),要如何治療? 肺炎是因為感染而導致的肺部發炎(腫脹)症狀。肺炎的治療方法包含抗生素、透過氧氣面罩供氧,以及其他支持性療法。維生素 D 可提高免疫防禦能力、減少過度發炎,這些效果可能有助於兒童在肺炎發作時的恢復。 我們想了解什麼? 我們想知道,維生素 D 和抗生素同時服用,是否有助於兒童在肺炎發作時的恢復。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針對 1 個月大至 5 歲間有肺炎症狀的兒童,進行維生素 D 和安慰劑(假治療,dummy treatment)比較的試驗。我們比較與總結研究結果,並根據研究方法和規模等因素,評估我們對證據的信心。 研究特點 總共納入 7 項試驗,包含 1,601 位來自中、低收入國家的孩童。在 5 項試驗中,兒童於加入試驗時或剛住院 24 小時內攝取一高劑量維生素 D。2 項試驗中,兒童連續 5 天攝取維生素 D。1 項試驗排除已攝取足夠維生素 D 的兒童。2 項試驗報告了兒童肺炎的病因。 主要结果 維生素 D 可能對於兒童肺炎症狀好轉的時間沒有太大影響或完全無影響。我們不清楚維生素 D 是否會影響兒童住院時間或者兒童死亡數。這些研究報告無重大不良事件。 這些證據受到什麼限制? 有關兒童肺炎症狀好轉所需的時間,我們的證據等級僅為中度。因為在這項比較中的所有兒童都來自低收...

在腹主動脈瘤的微創治療中,經皮手術是否優於傳統股動脈切開術?

2 years 4 months ago
在腹主動脈瘤的微創治療中,經皮手術是否優於傳統股動脈切開術? 重點訊息 -- 我們發現,目前尚缺乏高品質證據的研究,以證明在腹主動脈瘤的微創治療中,經皮手術優於傳統股動脈切開術。 -- 在短期死亡率上,完全經皮手術可能無顯著差異 (相較對照組)。兩組分別在下列監測指標上,可能僅有些微差異 (或無差異):動脈瘤癒合失敗、傷口感染、術後 30 天內或住院期間的主要併發症、中長期併發症 (6個月),以及出血併發症。與傳統股動脈切開術相比,經皮手術可能輕微地減少手術時間。 -- 我們需要更多大型、設計良好的試驗以評估在腹主動脈瘤的微創治療中,兩項手術方式的益處與可能風險。 什麼是腹主動脈瘤? 在腹腔中最大的血管,稱作主動脈,因血管壁薄弱而產生膨脹現象,即為腹部主動脈瘤。這種膨大一旦發生破裂可能危及生命。當破裂的風險已大於手術風險時,一般會建議進行動脈瘤修復治療。 如何治療腹主動脈瘤? 大多治療目的為增強動脈血管壁強度,其方式為在血管內壁安置人造血管 (一種纖維管道)。主要有兩種方法進行修復。一種是將腹部完全切開,用人造血管取代目標 (患處血管) 的開放性手術。另一種即為動脈瘤血管內修復術。人造血管透過微創手術,從股溝處的股動脈 (groin) 進入腹部主動脈,避免對腹部造成大面積切口。 本篇文獻回顧則是討論了另一種放置人造血管的手術方式 (即經皮引入)。經皮引入的方式,並非在股溝處切開以...

心理介入措施用於被診斷及治療中的非轉移性乳癌女性

2 years 4 months ago
心理介入措施用於被診斷及治療中的非轉移性乳癌女性 文獻回顧問題 我們回顧了心理介入對非轉移性乳癌(即尚未擴散到乳房以外的癌症)女性的心理和生活品質影響的證據。考科藍文獻回顧作者蒐集及分析了所有相關研究來回答這些問題,共找到 60 篇研究。 背景 乳癌為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作為一個令人苦惱的診斷,大量研究已經檢驗了被診斷和治療乳癌的心理後果。乳癌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憂鬱、焦慮及減少生活品質。因此,各種心理介入措施已被用於幫助解決診斷乳癌後的心理困擾。 研究特徵 證據更新到 2021 年 3 月為止。介入措施可以是以團體形式 (團體介入)、治療者與病人一對一 (個別介入),或是病人及其配偶一起參加的伴侶治療方法 (伴侶介入)。而對照組將會收到教育傳單、參加研討會、放鬆課程。 對文獻進行了全面檢索,納入了 60 項研究,共 7,998 名參與者。大多數介入措施基於認知行為療法,涉及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一般來說,評估介入措施結果 (像是焦慮、憂鬱、生活品質) 的方法和評估次數在各個研究中並不統一。 主要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接受心理治療的女性憂鬱、焦慮、情緒困擾和壓力有所減輕,生活品質也有所改善。心理治療對於因應和存活的影響無法確認,因為很少有研究蒐集或報告這些結果。 任何納入的研究均未報告或探討不良事件。 進一步的研究應旨在為人們提供證據,以就這些治療的效果在停止治療後,是否可持續做...

糖尿病藥物用於預防曾經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發作患者中風和其他血管疾病

2 years 4 months ago
糖尿病藥物用於預防曾經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發作患者中風和其他血管疾病 問題 我們想評估新型糖尿病藥物(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 γ (PPAR-γ) 促效劑),在已經發生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發作的人中,預防中風和相關血管疾病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背景 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 γ 促效劑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agonists) 是改善胰島素在人體中運作的藥物。它們廣泛被用於治療成人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此外,它們還可以防止血液中存在過多脂肪和動脈壁疾病,這兩者都是中風的危險因素。 研究特質 截至 2022 年 1 月 1 日,我們找到五項研究,總共包括 5,039 名受試者。四項研究評估了藥物 pioglitazone、一項研究評估了 rosiglitazone。四項研究納入了沒有糖尿病史的受試者、一項研究僅納入了糖尿病患者。 主要结果 與安慰劑相比,PPAR-γ 促效劑減少了中風和其他血管疾病的復發,改善了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並穩定了動脈壁上的脂肪沉積。這個藥物似乎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是這方面的證據尚無定論。 證據的品質 考慮到納入研究的數量較少和一些研究的品質有限,我們對結論應該謹慎解釋。需要進一步設計良好的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 翻譯紀錄:  翻譯者:吳宜玲 Yi-Ling ...

糖皮質類固醇 (glucocorticoids) 用於兒童哮吼 (croup) 之治療

2 years 4 months ago
糖皮質類固醇 (glucocorticoids) 用於兒童哮吼 (croup) 之治療 文獻回顧問題 糖皮質類固醇 (glucocorticoids) 用於治療兒童哮吼,藥物使用期間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為何? 研究背景 呼吸道病毒是兒童哮吼的主要原因。哮吼會導致喉嚨和呼吸道腫脹,甚至會引起呼吸困難。兒童還會出現一種特殊的咳嗽,稱為狗吠聲咳嗽 (barking cough) 。糖皮質類固醇 (glucocorticoids) 是一種類固醇,對於兒童哮吼,有助於減輕呼吸道黏膜的腫脹,進而改善呼吸費力的狀況。 本文獻回顧首次發表於 1999 年,並分别於 2004 年、2011 年和 2018 年更新。 文獻檢索日期 本文獻證據收錄截至 2022 年 3 月 4 日。 研究特性 我們總共納入了 45 項研究, 總計 5,888 名年齡介於 0 至 18 歲的兒童,這些研究發表於 1964 至 2021 年間,其中有 2 項為近來的新研究,共計 1,323 名兒童。近來的新研究中所使用的三種糖皮質類固醇是 budesonide、dexamethasone 與 prednisolone。最近的研究比較了 budesonide 和 dexamethasone 的療效 (effectiveness) 。另一項新的研究則比較了 dexamethasone 和 prednisolone ,以及低劑量 ...

雙磷酸鹽用於囊腫性纖維化患者的骨質疏鬆症

2 years 4 months ago
雙磷酸鹽用於囊腫性纖維化患者的骨質疏鬆症 文獻回顧問題 口服(透過嘴巴服用)或靜脈注射(直接注入靜脈)的雙磷酸鹽(防止骨質流失的藥物)對囊腫性纖維化 (CF) 患者的骨質疏鬆症有何影響? 研究背景 囊腫性纖維化是一種嚴重的遺傳性疾病,影響身體的許多器官(例如:肺和胰腺)。大約 23.5% 的 CF 患者發生骨密度 (BMD) 降低,通常稱為骨質疏鬆症,這會增加骨折的機率。骨折(例如:肋骨和脊椎)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可能會使肺部疾病惡化,住院頻率更高。雙磷酸鹽是透過減緩骨骼再吸收速率來增加 BMD 的藥物。它們用來治療因更年期或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所引起的骨質疏鬆症。我們想知道雙磷酸鹽是否會影響骨折頻率、BMD 和生活品質,以及它們是否對 CF 患者有任何副作用。本文獻回顧為先前發表之更新版本. 文獻搜尋日期 證據檢索截至 2022 年 5 月 5 日。 研究特徵 我們納入 9 項試驗,包含 272 名成人和 113 名兒童(5 至 18 歲),持續時間從 6 個月到 2 年不等。8 項試驗包括 238 名未進行肺移植的成年人;其中 3 項使用靜脈給予雙磷酸鹽(1 項給予帕米磷酸 (pamidronate),2 項給予唑來磷酸鹽 (zoledronate)),5 項試驗使用口服雙磷酸鹽(1 項給予利塞磷酸鹽 (risedronate),4 項給予阿崙磷酸鹽 (alendronate))。...

刺激嬰兒的頭皮以評估分娩時嬰兒的健康狀況

2 years 4 months ago
刺激嬰兒的頭皮以評估分娩時嬰兒的健康狀況 我們從隨機對照試驗中尋找證據,了解在嬰兒心率監測有疑慮時,刺激嬰兒頭皮作為二線健康測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的議題是什麼? 建議有妊娠併發症的婦女使用一種名為 CTG 的電子記錄器持續監測嬰兒的心率。在分娩過程中,通常嬰兒會在 CTG 上表現出異常特徵。在某些情況下,異常特徵足以讓人擔心需要進行剖腹生產。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剖腹產,可以提供額外的 “二線” 測試。其中一項測試是通過陰道刺激嬰兒的頭皮,以試圖增加嬰兒的心率。這種健康的反應表明嬰兒正在接受足夠的氧氣。另一種方法是在嬰兒的頭皮上取少量血樣,檢測血液中的酸鹼度。 為什麼這項議題很重要? 如果刺激嬰兒頭皮作為第二線健康測試被證明是安全有效的,那麼就有可能減少分娩婦女不必要的剖腹產。 我們發現了什麼證據? 我們在 2020 年 10 月 8 日進行了證據搜索,確認了兩項符合條件的研究 (涉及 37 位女性)。一項對愛爾蘭 50 名女性的初步研究比較了數位胎兒頭皮刺激 (dFSS) 和 CTG 與胎兒血液採樣 (FBS) 和 CTG 。一項對印度 327 名女性的研究比較了手動胎兒頭皮刺激 (FSS)(胎頭從腹部左右移動或胎兒頭皮的陰道擠壓)和 CTG 與單獨的 CTG。在這兩項研究中,婦女和醫院工作人員都已經知道進行了胎兒頭皮刺激。這可能會對結果產生影響。這兩項研究都是在醫院進行的,...

虹膜穿孔術減緩隅角閉鎖性青光眼視野缺損的病程發展

2 years 4 months ago
虹膜穿孔術減緩隅角閉鎖性青光眼視野缺損的病程發展 本篇文獻回顧我們研究什麼? 青光眼屬於一種眼部疾病,會導致眼部神經受損。若未接受適當治療,可能會導致失明。 原發型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是一種典型的青光眼。當眼睛的引流通道 (又稱為 ”隅角”,正常房水由隅角構造中的小樑網排出) 受阻,如同一個被蓋住排水口的水槽, 房水累積在眼球內,無法順利排出,會造成眼內壓升高,進而造成視野區域減小。 虹膜就是瞳孔周圍的環狀顏色組織。而虹膜穿孔術是使用雷射在虹膜周邊切開一個小孔,因此房水可由此通道順利排出,使眼壓可以控制且減緩視野缺損的發生。 本次文獻回顧主要目標? 本篇考科藍文獻回顧旨在探討以下三類族群:(1)原發型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患者、(2)原發型隅角閉鎖性患者、(3)疑似有原發型隅角閉鎖性患者,進行虹膜穿孔術是否可以減緩視野缺損的病程發展,以幫助改善患者的長期視力狀況。 本次回顧主要結果是? 我們收集分析所有相關的臨床試驗,針對此次文獻回顧探討的問題,當中選擇符合條件的四項試驗 (共有來自 1,543 位受試者的 3,086 隻眼睛),去分析有做虹膜穿孔術的差異。 此四項試驗收錄來自中國、新加坡、英國的受試者,且他們疑似有原發型隅角閉鎖。每位受試者的一隻眼睛接受虹膜穿孔術,另一隻則不接受虹膜穿孔術。 其中兩項大型研究指出,有做虹膜穿孔術的眼睛在治療後的一年和五年會有更寬的隅角,以及產生更少的疤痕...

泉水治療用於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2 years 4 months ago
泉水治療用於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重點摘要 • 相較於不治療,溫泉浴療(泉水治療)用於治療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血液因無法正常回流到心臟而蓄積在腳部血管)的患者時,可能使疾病嚴重度輕微改善,也有機會改善疼痛與膚色改變。 • 相較於不治療,溫泉浴療可能改善生活品質,但我們對此結果持非常不確定的態度。對於副作用、下肢潰瘍或水腫(腳部浮腫),我們在兩者之間發現的證據很微小,甚至沒有證據顯示有差異。 • 比較溫泉浴療和其他治療的證據非常有限,相較於稱為類黃酮植物萃取物(phlebotonics)的藥物,經歷疼痛或水腫的病患數並無證據顯示有差異;相較於在陸地上運動,溫泉浴療可能輕微地改善生活品質以及水腫,但針對生活品質的證據十分不精確。 什麼是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是一種因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正常而導致的疾病,也就是靜脈沒辦法將足夠的血液送回心臟。有這個情況的人通常有彎曲且粗大的靜脈,而在眾多可能的症狀中,最嚴重的就是靜脈潰瘍。 如何治療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治療種類廣泛,包括壓迫(施加力量)、物理治療、藥物控制,以及手術。溫泉浴療是對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病患進行物理治療的一種方法,它是一種和泉水有關的傳統醫療技術,通常在水療中心進行。此療法包括浸泡在熱水、礦泉水或富有礦物質的泥漿中,不一定會包括運動。 我們想知道什麼? 我們想知道溫泉浴療相對於一般照護或其他治療方法,對患...

加強呼吸肌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效嗎?

2 years 4 months ago
加強呼吸肌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效嗎? 主要訊息 • 運動合併呼吸肌訓練可能不會改善呼吸困難、提升體適能及生活品質。呼吸肌肌力及耐受度增加,但不足以對患者造成影響。 • 與不運動相比,呼吸肌訓練可能會改善呼吸困難、提升體適能及生活品質。呼吸肌肌力及耐受度增加,但不清楚這是否對患者有益。 • 對於已進行數週運動合併呼吸肌訓練的呼吸肌無力患者而言,不清楚何者對其更有益處。 • 未來研究應該聚焦於呼吸肌無力患者以及納入更多受試者。 什麼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種以呼吸道阻塞為特徵而導致呼吸急促及咳嗽的肺部疾病。好發於長期吸入香煙煙霧、揮發性化學物質等刺激性氣體的患者。普遍認為訓練及強化呼吸肌肉可以改善呼吸困難,減少氣流受阻情形。 COPD 患者使用哪些運動訓練療法? 肺部復健專業人員使用各種訓練以幫助改善患者的 COPD。 • 有些患者進行一般運動訓練及教育課程以幫助減輕症狀,同時提高運動能力及生活品質。 • 有些患者則使用呼吸肌訓練器進行一系列呼吸訓練以提高呼吸肌的肌力及耐受度,這稱為「呼吸肌訓練」(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IMT)。呼吸肌訓練器藉由增加呼吸阻力,強化橫膈膜及肋骨間的肋間肌—用於呼吸的肌肉。患者可能會在每次呼吸時吸入更...
Checked
20 hours 11 minutes ago
Search on cochrane.org for:
Subscribe to Latest Taiwan Review Translations feed